当前位置: 流行风尚
哪些名牌创意来自于中国[图](一)
日期:2017-12-04  关闭: 【关闭】  
    纽崔莱、可口可乐、力士、奔驰……这些外国名牌我们耳熟能详,有些已经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但人们可能不知道,这些名牌有的创意直接来自中国,有些在登陆中国之初,有着种种不为人知的趣事,跟中国结下了不解的情缘。
纽崔莱:灵感来自江南的草根
    资料图片:如今大名鼎鼎的纽崔莱,灵感竟然来自江南的草根
    1915年,一个名叫卡尔·宏邦的年轻人踏上中国这片他向往已久的土地。作为生物学专业的大学生,卡尔的工作显得有些屈才,他在一家英国和瑞士合资的牛奶公司当推销员。在当时的上海由于民众对牛奶的营养价值不太了解,卡尔的推销业绩很是一般。但就在他跑推销的过程中,一种植物影响了他的一生,也让一个世界营养品牌由此产生,并改变了世界的营养消费。
    在中国江南地区,紫色苜蓿十分常见。按照当地习俗,在立夏的时候,农家都将紫色苜蓿碾碎后掺到面粉中,做成一种名叫“草头摊粞”的煎饼,据说吃了它可以预防疰夏。卡尔在乡间推销牛奶的时候,不仅见过这种紫色苜蓿,而且还时常品尝“草头摊粞”。
    或许是生物学的专业素养使然,卡尔在品尝之余,便想到了这种做法的营养价值。在推销牛奶的过程中,他常常看到,城里那些天天大鱼大肉的有钱人虽然喜欢订购牛奶,但却疾病缠身;而那些农民只以蔬菜和糙米为食,身体反而很健康。
    卡尔在中国期间,接触了一些中医理论。按照中医理论,疾病的出现是因为阴阳失衡。如果人体缺少某种物质,就会生病;但只要补上,恢复平衡,病就好了。另外,卡尔还注意到食用苜蓿的奶牛,不仅产奶量高,而且奶质也比同类好。
    想到这些,卡尔就很兴奋,他认定这些东西里一定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,于是下定决心要把它们找出来,加以炼制,以被人体吸收。
    卡尔说干就干,在自己的小院里开始实验。然而世事难料,由于上海政治风云变幻,卡尔和几百名外商遭到软禁。不过,这场飞来横祸为卡尔提供了用武之地。软禁期间生活条件很差,食物很缺,卡尔便四处寻找苜蓿等绿色植物,然后将它们与食物一起熬成汤。为了补充铁质,卡尔还将铁钉放入其中,一起炖熬。熬好之后,他让同室的难友一起食用。一年后,卡尔获得自由。在走出软禁场所的时候,卡尔发现,自己的“汤友”们身体远比其他人健康。这次磨砺让卡尔信心大增。
    1927年,卡尔·宏邦回到美国,继续探索“营养与健康”之路。1934年,他在以紫色苜蓿为主的混合物中,研制出一种含有丰富天然植物成分的粉末,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食品补充剂。1939年,他将自己的产品命名为“纽崔莱“Nutrilite”(意思是营养物)。虽然他在此后的研制过程经历了种种艰辛,但最终获得了成功。1948年,纽崔莱的销售额突破450万美元。
    如今,“纽崔莱”已成为风靡世界的著名营养品牌,而卡尔·宏邦也被尊为“世界维生素工业之父”。
 
 
可口可乐:“口渴口辣”找上阮玲玉

    资料图片:一代名媛阮玲玉
    1927年,当中国大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,可口可乐的瓶装饮料便在中国出现。当时习惯喝茶的中国人对这种带点苦味和辣味的“洋水”不太感兴趣,可口可乐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在租界的外国人和一些上层社会人士。怎样扩大可口可乐的影响,让普通百姓都认可并喝这种饮料,可口可乐公司绞尽脑汁。
    “Coca—Cola”初进中国时,中文名称音译为“口渴口辣”,这个名称实在不伦不类,“口渴”之余还要“口辣”,这怎么能吸引顾客呢?为了能找一个好的中文名称,Coca—Cola在中国和英国举行产品命名大赛。主管亚洲业务的伦敦办事处在报纸上大作广告,并悬赏重金。当时一名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国教授便以“可口可乐”参赛,一举获得金奖。
    与此同时,可口可乐公司还请大名鼎鼎的阮玲玉做广告代言人。当时阮玲玉正凭借《神女》和《新女性》在影坛大红大紫。阮玲玉喝可口可乐的照片和宣传画不仅频频出现在报刊上,而且以日历的形式向客户赠送。
    借助阮玲玉的人气,可口可乐开始进入市民阶层。到1933年,可口可乐在上海的装瓶厂成为美国境外最大的可口可乐汽水厂。到1948年,该厂产量超过100万箱,创下美国境外销售纪录。
    今天,可口可乐在中国饮料市场依然独占鳌头,而且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惟一软饮料赞助商。它的中文名称依旧,广告策略也一脉相承,不过了解那段历史的人,在欣赏刘翔和S.H.E追逐可口可乐风采之余,遥想昔日那段广告史上的旧闻,一种往事如烟的怅惘感将油然而生。(转载于《腾讯网》)